當(dang)前鋼(gang)鐵(tie)行業競(jing)爭(zheng)進入“成本攻堅”深水區,市(shi)場(chang)壓力倒逼企(qi)業從(cong)“向外求(qiu)”轉向“向內(nei)挖”。漢鋼(gang)公司(si)煉鐵(tie)工(gong)序錨定降(jiang)本增效(xiao)核心(xin)目標,以(yi)修舊利廢(fei)摳細(xi)節、查找(zhao)提改獻破瓶頸、避峰(feng)就谷算細(xi)賬等多項(xiang)舉措激活(huo)內(nei)生動力,讓(rang)降(jiang)本增效(xiao)從(cong)戰略方(fang)向落(luo)地(di)為(wei)一線生產的生動實踐。
修舊利廢,轉(zhuan)運站里的“省”出備件錢
平日里(li)大門緊閉、鮮少有(you)人踏足(zu)的(de)(de)轉運站,大清早為(wei)何虛掩著(zhu)門?里(li)面傳出的(de)(de)敲(qiao)擊鐵件聲混著(zhu)隱(yin)約人聲,徹底打破了這里(li)往日的(de)(de)沉寂(ji)——要知(zhi)道,這里(li)本是存放廢鋼(gang)與各(ge)類(lei)雜物的(de)(de)地方,向(xiang)來只有(you)“清閑”。
走進一瞧,原料作業區上料工毛文輝的身影早已“釘”在一臺液壓油缸前——這臺剛從生產線換下的設備,正藏著一筆“省出來的效益”。只見他戴著沾滿油污的手套,指尖攥著扳手緩緩拆解缸體。此前,這臺液壓油缸因為長期運行,內部密封圈老化磨損、密封性能下降導致泄壓、漏油。按常規流程,得花2000元的價格換新備件。他并沒有讓設備“直接退休”,而是仔細清理缸體內殘留油污,對照型號取出自主購買的新密封圈,精準嵌入槽位進行復位組裝。
半(ban)小時后(hou),他直起身擦了擦額頭的汗,嘴角揚起笑意:“這臺(tai)修好(hao)了,明天開始修復下一臺(tai)!”這一幕,正(zheng)是漢鋼人立足崗位、以“修”代(dai)“換”挖潛增效的縮影。
查找(zhao)提改獻,“混料巧思(si)”破解難題創效
爐料管理工程師莊旋盯著料場的塊礦,心里總懸著事——塊礦含水率超8%,皮帶運輸時總堵在料口,不僅要費力氣清料,更頭疼的是,濕塊礦一進爐內,透氣性就會變差,高爐穩定順行就會受影響。
他抱著記錄本扎在料場,反復觀察、算物料成分、做小批量混合試驗,終于想出“妙招”——用剛出燒結機的熱燒結礦熱量去烘干塊礦!他提出在3#料場設專用區域,讓剛出機的燒結礦和塊礦按照1:1比例混勻,靠燒結礦的余熱把塊礦水分烘到3%以下。方案落地后,堵料的難題解決了,高爐的“脾氣”也順了,塊礦配加穩定了,每月一算賬,竟創效約44.85萬元。莊旋笑著說:“不過是解決了崗位上的小麻煩,沒想到能幫公司創下效益。”這個從崗位難題鉆出來的“金點子”,成了漢鋼公司煉鐵工序查找體改獻活動里的亮眼案例。
避峰就谷,錯(cuo)峰生產算好“電費(fei)賬”
為把“邊算邊干、邊干邊算”的經營思想落到生產實處,煉鐵工序緊扣避峰就谷原則,以“尖峰不過、高峰少過、提前備料、錯峰生產”優化組織,既保障生產效能,又精準控制用電成本。走進煉鐵原料工段班前會現場,負責人李存書正舉著張還帶墨香的9月用電時段表,聲音洪亮地叮囑:“大家再把新政策記牢!9月不執行尖峰電價,特意新增11:00-14:00午間低谷;16:00-23:00是高峰時段,咱中班從16點接班,可不能‘硬頂著高峰干’!”
“那高峰時料不夠咋辦?”“早算好了!午間低谷多開,提前把塊礦、燒結礦備足,高峰時段少過料只保基礎供料,等23點后低谷期再集中補量。你算筆賬,高峰電費比低谷貴近三倍,這一省就是真金白銀!”這種“先算后干、干中再算”的巧勁,正是“邊算邊干”經營思想在一線的生動落地,讓降本增效從口號變成了看得見的生產實效。(煉鐵廠 路凱龍 鄧鐵拓)